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
當前位置:報告大全 > 工作報告 > 研究報告

生物研究報告3篇

發(fā)布時間:2023-04-18 20:51:06 查看人數(shù):92

生物研究報告

篇一 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報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本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我們試圖把它與高中生物教學的課程改革相結合進行運用,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作為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一項教學嘗試.

課程改革把現(xiàn)行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我們分別在這三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探索.

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方式圖解:

基礎型課程教學(課堂滲透型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拓展型課程教學(專題型研究性學習)

研究型課程教學(課題研究型研究性學習)

在不同課程中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模式相互之間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區(qū)別在于適應學生群體有差異,在基礎型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適應的學生群體范圍最大,在研究型課程中展開研究性學習的學生范圍最小.不同模式的研究性學習的層次也有差異,我們認為各種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的層次和深度隨著適應學生范圍的縮小應是遞進式的.

1、在基礎型課程的課堂教學中開展?jié)B透型研究性學習

1-1、可能性和必要性:

基礎型課程的目標也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方法、能力,科學精神,科學思想,而這些東西是很難由教師直接教授給學生的,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自己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經歷體驗才能獲得.

在過去,有許多優(yōu)秀教師利用基礎課程教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既有效指導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地意識和能力,這些有過許多成功地例子.

1-2、我們的實踐:

我們在基礎型課程教學中,發(fā)掘一些教學內容,有計劃的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有機會體驗研究學習的經歷.

如在《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把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生長素的過程分解成四個實驗階段,逐步引導學生展開思維,設計實驗,推演結果,最后得出植物的向光性與生長素的聯(lián)系.第一步是“關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物質的產生部位的實驗研究”,通過假設-實驗-結論的過程,得出“該物質由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結論;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這種物質分布不均勻引起的”,再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個結論.這些雖只是重復了科學家們已經做過的事情,但學生通過此過程中

激發(fā)了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提高了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和分析結果的能力.培養(yǎng)了展開科學研究的邏輯思維能力.

再如在《植物礦質營養(yǎng)》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設計過程,可以讓學生對一般科學實驗研究中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材料、實驗步驟、實驗結果的觀察及分析等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他們今后的研究性學習.

在《動物激素調節(jié)》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讓學生分組利用實驗法、文獻檢索法、網絡檢索法等多種方法對腎上腺素的作用、糖尿病、等專題進行課前研究,然后在課堂上布置學生的匯報,讓他們交流各自研究的過程、體會、結果,并相互作評價,豐富他們的研究性學習的經驗.

1-3、總結我們在基礎型課程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式:

①.引導學生追循科學家的科學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步伐,體驗科學實驗研究,了解科學實驗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規(guī)律.

②.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情景和課題,指導學生設計他們力所能及的科學試驗,還可以布置他們課后進一步實施實驗研究.

③.發(fā)掘教材,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和熱點,布置和指導學生開展相關的研究,交流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

1-4、教學效果分析

由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已經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基礎,指導研究性學習過按:教師設疑、提示——學生解答、設計——學生交流、教師評價的遞進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擺脫了單純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大部分學生能達到預計的效果.

1-5、我們在進行基礎型課程教學滲透研究性學習得到的體會:

①.利用一期教改教材進行課堂研究性學習是可行的.現(xiàn)在二期教改教材為研究性學習又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

②.在基礎型課程教學中如何處理好落實“雙基”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關系是設計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關鍵.我們認為課堂教學絕對不能忽略對“雙基”的重視.但是,利用適當?shù)?機會和方法來開展研究性學習不僅不會影響“雙基”的落實,反過來還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③.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在課題上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多媒體課件能使教師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大大拓展視野,增大探索研究的空間;多媒體還能使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更為便捷,有利于思維,促進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2、我們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了拓展型課程教學的關于《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標、要求和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專題型研究性學習.

2—1、《目標、要求和方法》舉例:

教學內容專題舉例目標和要求方法和途徑

三、新陳代謝1)加酶洗衣粉是如何去污的?能說明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科學原理.觀察,實驗驗證,文獻和網絡檢索.

2)atp在生物體中的作用.

3)怎樣種好家庭綠化?能知道1-2種常見綠化品種的栽培方法要點并科學依據(jù).文獻、網絡檢索,采訪專家,實踐活動.

4)怎樣延長蔬菜、水果、鮮花的保鮮期?能知道蔬菜、水果、鮮花保鮮的原理和方法.文獻、網絡檢索,采訪專家,實踐.

5)什么是合理的營養(yǎng)?能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膳食方案(食譜).文獻、網絡檢索,采訪專家,實踐活動.

6)酒釀、腐乳是怎樣做成的?做一份操作流程,同時進行實踐,最后寫出實驗報告.采訪、實踐、文獻檢索.

7)無土栽培花卉、蔬菜的方法.作關于無土栽培的原理、基本條件及其意義的研究報告.參觀、采訪、文獻網絡檢索、實驗.

學期初我們向學生公布專題型研究學習的目標、要求、方法和途徑,并作一定的指導,然后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己安排時間,開展自己的課題研究.

2-2、教學的效果分析

經過三學期的實踐,我們收到了130多位學生提交的近140篇課題報告.這些學生撰寫的課題報告從內容來看,可分為:

(1)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拓展.如《atp在生物體中的作用》等.

(2)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現(xiàn)象研究,如《青少年的合理營養(yǎng)》,《校園噪聲調查》等.

(3)學生感興趣的自然現(xiàn)象研究,如《從食草獸、食肉獸的特點看自然選擇》等.

(4)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課題,如《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等.

(5)關于生命科學新技術方面,如《克隆技術的發(fā)展》等.

(6)其他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象、事物的研究,如《探索》等.

從學生提交的課題報告數(shù)量來看,我們實驗的所有學生都完成了課題報告.這說明學生基本上都能達到我們制定的專題型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從研究的內容來看,學生們涉及的題材是相當廣泛的.既有我們推薦的課題,也有學生自己選擇的課題,其中多數(shù)是具有熱點性的事物,這說明學生有可能、也愿意對他們感興趣的專題進行研究的.

從學生提交的課題報告成果來看,雖說大部分是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其結果也無法超越科學家已取得的成果,有的甚至還很幼稚,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活動畢竟可以讓他們體驗科學研究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提高研究探索的意識和能力.

從學生提交的課題報告的水平看,個體能力差異是很大的.有的學生課題報告很簡單,內容也不充實,這里既有水平問題,也有態(tài)度問題.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的報告具有較高的水平.如一位學生作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專題研究,她提交的報告中,把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各種類型資料收集得相當齊全,并且分門別類加以注解,用圖象或影像資料做成多媒體材料作充分說明,簡直是一部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專題論述.雖說沒有學術上新突破,但作為中學生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無論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對知識的拓展都有很大的好處.

3、在研究型課程中的教學中開展課題型研究性學習:

3-1、我們開設了《生物與環(huán)境-學生自主實驗》研究型課程,為課程設計了教學方案,方案包括:

(1)研究的主課題: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2)課程教學目標: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科學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設計和操作實驗能力、合作精神.

(3)課程準備:實驗室的開放,師生共同準備實驗設備和實驗材料.

(4)課程教學過程:①教師概述科學研究和實驗的基本方法——②學生考察環(huán)境——③學生討論調查結果,選定研究課題——④各小組相互交流、評議修改研究課題——⑤各小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⑥師生共同作實驗研究的準備——⑦小組成員協(xié)作進行課題實驗過程——⑧各小組交流課題研究結果,完善研究——⑨學生完成課題報告.

3-2、在生物組與化學、地理學科共同合作開設的《環(huán)境.生活.科學》研究型課程中,我們也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提出了目標、要求和活動途徑,指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

3-3、教學效果的評價

我們在設計研究型課程的教學時,抓住生物科學知識與環(huán)境的緊密相關性的特點,提出“生物與環(huán)境”這一個主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現(xiàn)有經驗和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課題進行探索研究學習.

參加研究型課程學習的學生,雖然他們的能力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條件下,他們在交流中共同得到提高,他們不同的潛能都能得到發(fā)揮.因此在綜合性的“生物與環(huán)境”的研究型課程教學中,學生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

4、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效果檢驗:

4-1、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案例:

有的學生看到秋天大量的落葉使環(huán)衛(wèi)工人大傷腦筋,焚燒時又產生了環(huán)境污染,于是想到怎樣使城市綠地產生的枯枝落葉無害利用.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用微生物處理枯枝落葉,在此基礎上寫出了科技論文《城市綠地枯枝落葉的處理和利用》.

有的學生看到化學實驗室的廢水會污染環(huán)境,就設計了一個利用微生物產生的絮狀體來吸附、分離重金屬離子的實驗研究.

4-2、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獲得的部分成果.

《文廟地區(qū)噪聲、綠化狀況調查及治理》一文在區(qū)中學生科技論壇作為宣讀交流作品.

《敬業(yè)中學屋頂花園的調查》參加上海市生物與環(huán)境科技項目競賽,獲得優(yōu)秀獎.

《城市綠地枯枝落葉的處理和利用》參加上海市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得一等獎,并被推薦參加全國大賽.

《如何用枯枝落葉培養(yǎng)食用菌》參加上海市十九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得三等獎.

學生獲獎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使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經歷、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增強了他們的環(huán)境意識,豐富的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這里學生們自己有不少體會.

有的學生這樣寫道“看著緩緩飄落的樹葉,我從沒想過它會與食用菌扯上關系.自高一接觸研究性學習課程起,一年多的研究不禁讓我發(fā)現(xiàn)了生物的奇妙同時體驗了自己探究問題的快樂.最初提出課題時認為研究過程肯定短暫又簡單.但從材料收集起,我就逐漸發(fā)現(xiàn)其中的很多難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很多“磨難”.我們因長出霉菌而傷心,又因長出一絲“希望之菌”而興奮不已.這次實驗的經歷是我生命中一份寶貴的財富.”

篇二 生物研究性學習報告

高一級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小組

'實踐檢驗真理'.這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名言.生活中的數(shù)學,便體現(xiàn)了數(shù)學這一基本學科的實用性.有道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shù)學無處不在.從市場交易,買賣雙方之間.到建起一座摩天大樓,曠世奇觀.藝術大師的一幅幅著名作品中,無不運用到數(shù)學.同樣,數(shù)學與各個學科之間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物理,化學,甚至語文.文學創(chuàng)作中,運用一些數(shù)學的東西,會使作品更富有哲理性.

何謂數(shù)學美 這聽起來好像屬于主觀臆斷的問題.其實,數(shù)學理論本身的奇特,微妙,簡潔有力以及建立這些理論時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數(shù)學的美.一個正確的數(shù)學理論,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這是數(shù)學的真;數(shù)學理論不管離現(xiàn)實有多遠,最后總能找到它的實際用途,體現(xiàn)其為人類服務的價值取向,這是數(shù)學的善.人們在談論人文精神的時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之最高層面上,數(shù)學就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

一直以來,數(shù)學給我們學生的感覺是――頭痛.陌生的符號,抽象的概念,使人望而生厭.句讀之未通,符號之不識,哪里談得上審美的情趣呢.其實不然,我國過去小學生用的一種描紅字帖上有一首兒歌: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高下,日月同今古.

在短短的20個字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一二三四五是最小的幾個自然數(shù),它一方面像詩歌的'起興',有總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泛指一切數(shù)量關系.金木水火土是古人認為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代表物質世界.古人也常用一些自然數(shù)與之對應.第三句描述宇宙的廣闊,第四句描述時間的永恒.可見,在這短短的20個字兒歌中,把數(shù)量,物質,時間,空間都聯(lián)系在一起,繽紛燦爛的物質世界,浩瀚神奇的宇宙空間,姹紫嫣紅,百美爭妍,全都統(tǒng)一于數(shù)量之中.再看看下面這首:

一只青蛙一張嘴,

兩只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

就比如說一只青蛙對應著一張嘴,從中也就連帶了關于數(shù)學中的映射知識,其中就有一一對應的知識;如此類推,兩只青蛙就有兩張嘴.還有,青蛙的眼睛和腿,就可以運用到乘法的代數(shù)知識.一只青蛙有兩只眼睛,四條腿,那么,n只青蛙就有2n只眼睛,4n條腿.

宋朝的文學家蘇軾不僅文章詩詞寫得好,而且書法繪畫也很有造詣.有一次,他畫了一幅《百鳥歸巢圖》,廣東一位名叫倫文敘的狀元,在他的畫上題了一首詩:

歸來一只復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石食.

究竟蘇軾畫中確實有100只鳥,還是只有8只鳥呢 原來詩人使用了數(shù)論中整數(shù)分拆的方法,把100分成兩個1,三個4,五個6和七個8之和,含而不露地落實了百鳥圖中的'百'字:

1+1+3×4+5×6+7×8=100

可謂匠心獨具.

整數(shù)的分拆問題,即把一個正整數(shù)按某些條件分成若干個正整數(shù)之和的問題,是數(shù)論和組合論中一個非常活躍的數(shù)學分枝,它涉及廣泛而艱深的數(shù)學理論.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也可以看成兩個素數(shù)之和.整數(shù)的分拆也是詩歌中常用的修飾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許多有名詩人在他們的作品中,表達那些不明確的,特別是帶有明顯的夸張,強烈的感情以及有神秘色彩的大數(shù)時,都很喜歡用一些由2,3,5,為質因數(shù)乘起來的數(shù)字,如: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3000=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鄰南人.(蘇軾)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重要形式.向來都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寓言中所謂科學寓言一類,它的某些素材就直接取材自數(shù)學知識.

有這樣一則寓言:古印度的一個宰相,發(fā)明了一種'將棋'供國王娛樂.國王為此非常高興,他讓宰相自己提出獎賞什么.宰相要求在他發(fā)明的那張有64個方格的棋盤內放些麥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照此下去,下一格所放的麥粒都比前一格增加一倍.國王不假思索便答應了.第二天,國王的財政大臣氣急敗壞地跑來報告,他統(tǒng)計了全國的小麥儲備,根本無法兌現(xiàn)這筆獎賞.利用等比級數(shù)的求和公式可算出宰相要求的麥粒數(shù)目是:

根據(jù)估算,一立方米的倉庫大約可放 粒麥子,而宰相要求的麥粒數(shù)是 ,需要 立方米的倉庫來儲存.如果倉庫高4米,寬10米,它的長度需要 千米,約等于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的兩倍,或等于地球赤道長的7000倍.這批小麥的總數(shù),全世界的勞動人民至少要2000年才能生產出來,國王拿什么來兌現(xiàn)呢

還有一則,一個人到草原上買地,賣主的賣地方式很特別.只要交1000盧布,他可以在一天之內,從太陽出山開始,由草原上的任一點出發(fā),在草原上走到太陽落山,在日落之前,他回到了出發(fā)點,那他一天所走的路線所圍成的土地,就算他買到的.這個人雖然按時走回原地,但因為體力不支,立刻身亡.他是怎樣走的 他先沿一條直線一口氣走了10俄里,然后向左拐彎90 ,斷續(xù)前進了2俄里.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天色不早了,他已經走了24.7俄里的路程.于是,他不得不改變前進的方向,直接向出發(fā)點跑去.終于在日落之前跑了15俄里.他這一天共跑了42.35公里的路程,圍住了約86.72平方公里的土地!他所走的路線是一個直角梯形,這是一種很不合理的走法.懂得幾何的人都知道,如果走一個正方形,圍成同樣多的面積只要走37公里,少走5公里.如果跑一個圓圈,圍住同樣多的土地,則只需要跑33公里.只相當于他所跑路程的78%,也許還不致于累死! www.ok3w.net整理該文章……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文明都可以通過其建筑反映出來.建筑不僅是綜合技術的標志,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就如北京內城的建筑結構中,正陽門,天安門,午門,太和殿,景山,鼓樓,鐘樓立于長達八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兩旁的宮殿都呈對稱分布.太和殿上的九龍寶座也剛好擺放在這條中軸線上.而景山上的萬春亭就是北京內城的幾何中心.在這里,多少也會表現(xiàn)了皇權至上的實質.

建筑的風格,建筑的審美要求,也是數(shù)學思想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正則構圖可為平面(如墻壁,地板)填充視覺上的空白感.可曾留意,一般用來密鋪平面的正則圖案.有哪幾款 要密鋪平面,關鍵在于每塊正則圖形在接合于一點時,其內角的整數(shù)倍數(shù)是否相當于同頂角(在一相同頂點上,全部角的總和等于360 .n邊形的內角和=180 ×(n-2).

我們可以作以下的運算:設m 個正n 邊形在平面上的一點接合,由于正n 邊形的每一個內角是(n 02)× 180 /n =360 因此得: (n 02)× 180 /n =360

m(>2)

n

圖形

3

6

六邊形

4

4

四邊形

5

3.5

------

6

3

三角形

化簡后得mn-2m-2n+4=4

m(n-2)-2(n-2)=4

(m-2)(n-2)=4→*

根據(jù)*,便可把 和 的關系與密鋪平面的多邊形選擇如:

由此可見,以正則圖形密鋪平面只有三種選擇.但這三種基礎圖形卻可演變出其它多姿多彩的圖案.所以,鋪砌問題一直是數(shù)學家和建筑材料商們所感興趣的問題.

數(shù)學并不是冷漠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羅素說:'數(shù)學,如果正確地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有至高無上的美,正像雕刻中泛著一種嚴肅的美.從來,生活中的數(shù)學對于成年人來說,是很簡單,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我們作為學生,生活在這信息豐富的時代,就更應該將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去,學以致用!

篇三 海洋生物研究報告

海洋生物研究報告

海洋生物行業(yè)長期跟蹤監(jiān)測,分析海洋生物行業(yè)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yè)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yè)、市場、企業(yè)、用戶等多層面數(shù)據(jù)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海洋生物行業(yè)市場研究報告,以專業(yè)的研究方法幫助客戶深入的了解海洋生物行業(yè),發(fā)現(xiàn)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規(guī)避經營風險,提高管理和運營能力。

海洋生物行業(yè)報告是從事海洋生物行業(yè)投資之前,對海洋生物行業(yè)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對策等,為海洋生物行業(yè)投資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研究性報告。以闡述對海洋生物行業(yè)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研究海洋生物行業(yè)本質及規(guī)律性認識的研究,獨特的看法、創(chuàng)新的見解、深刻的哲理、嚴密的邏輯和個性化的語言風格是其內在特點,對海洋生物研究者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

海洋生物研究報告必須對海洋生物行業(yè)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海洋生物資料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tǒng)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fā)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jù),進行論證。海洋生物研究報告分:海洋生物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研究的內容和假設 、研究的步驟及過程以及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海洋生物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沒有一個好的研究基礎,好的海洋生物科研報告是怎么也寫不出來的。

海洋生物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必須恰如其分。文字、用詞應力求準確。概念表述應盡量用科學性用語,避免用常識性用語,以免讀者費解或產生歧義。當然,研究報告的文字也必須簡單、明了、通順、流暢,既要明白如話,又要把研究的效果準確地、科學地表達出來。通過全面的調查研究,分析論證某個建設或改造工程、某種科學研究、某項商務活動切實可行而提出的一種書面材料。以下是相關海洋生物報告,可供參看:

海洋生物研究報告主要是通過對海洋生物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guī)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huán)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 、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并對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海洋生物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咨詢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jù)的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海洋生物研究報告是確定建設項目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海洋生物投資決策之前,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技術經濟分析論證的科學方法,在投資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后的社會經濟效益。

生物研究報告3篇

高一級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實踐檢驗真理'.這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名言.生活中的數(shù)學,便體現(xiàn)了數(shù)學這一基本學科的實用性.有道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shù)學無處不在.…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生物研究信息

  • 生物研究報告3篇
  • 生物研究報告3篇92人關注

    高一級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實踐檢驗真理'.這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名言.生活中的數(shù)學,便體現(xiàn)了數(shù)學這一基本學科的實用性.有道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shù)學 ...[更多]

  • 生物研究性學習報告(8篇范文)
  • 生物研究性學習報告(8篇范文)66人關注

    高一級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實踐檢驗真理'.這是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名言.生活中的數(shù)學,便體現(xiàn)了數(shù)學這一基本學科的實用性.有道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數(shù) ...[更多]

  • 生物研究報告8篇
  • 生物研究報告8篇59人關注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一)背景高三生物復習,尤其是后階段的二輪復習,時間緊張,任務繁重,往往會布置給學生相對比較多的作業(yè),同時還包括密集的考試,習題講評課成為一種 ...[更多]

研究報告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