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六年級家長教育心得發(fā)言稿范文
尊敬的老師和家長們:
你們好!
首先很感謝學校和老師推薦我上臺發(fā)言,我兩個孩子在八一路小學就讀的這六年時光里,我曾經(jīng)幾次上臺介紹過我孩子的學習經(jīng)驗,可是今天再次發(fā)言,我不想再介紹什么學習經(jīng)驗,什么教育方法,我只想說說作為一個家長內心的想法。
我的孩子在八一路小學從成童過渡到成年,從懵懵懂懂到認知這個世界,當看著兒子準備同學錄的時候,我頓時感觸良多!六年的時間就這么一晃而過,不當當是孩子,就是我們這些家長、老師也已經(jīng)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人生有多少個六年是可以有這樣清澈如水的時光存在?。?/p>
還有三個多月,孩子們就要面臨人生中第一次的畢業(yè)考試,面臨第一次的命運安排,在這緊張的三個月學習中,作為家長我們該怎樣為孩子添一份力,搭一把手幫助他們順利畢業(yè)。也許很多認識我孩子的家長內心可能會說,你著什么急,你兒子那么優(yōu)秀,成績那么好,跟本不用擔心,沒錯,我孩子的確很優(yōu)秀,成績確實很好,可是他們付出的您未必看得見,我深信沒有任何成績是靠不勞而獲而得到的。我記得有天晚上10點,我從培訓學校騎著電動摩托車載著我的兩個兒子回家,在過湘江大橋的時候,我兒子對我說:媽媽,我們班同學可能現(xiàn)在都睡覺了,可我們三個現(xiàn)在還在回家的路上,不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我聽到兒子這樣說時心里真的很心酸,很不舍。一個月的寒假,我孩子就只休息了8天,其余的時間都在爭分奪秒的學習,因為他們知道,付出多少才能收獲多少!
也許,這是我最后一次在八一路小學傳授我那所謂的教育經(jīng)驗,回顧我孩子這12年的教育,我真的不曉得我自己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法,但昨天我和我爸爸通電話談起我的兩個孩子,我爸爸說: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不能再按我們那個年代的模式來教育了,做家長的要學會溝通和交流,要真心的把孩子當朋友,你不是他的父母,你只是他的一個朋友而已。這多難做到,可是,一個70歲的老人都知道要改變教育方法,那我們這些年輕的父母們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我們的教育模式呢?
在我結束我的發(fā)言時,我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和我大兒子的一段留言。我兒子在他的空間里留下了他非常喜歡的一段話:當我變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樣時,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贊美我原來的樣子。我看到后這樣回復他的:如果你的成績不再出類拔萃了,我依然愛你不管是原來還是現(xiàn)在;如果你變得不再是我的乖兒子,我依然疼你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如果你變成世界上最丑的人了,我依然贊美你直至永恒!
第2篇 家長國學教育心得發(fā)言稿
尊敬的肖老師,親愛的各位大朋友,大家晚上好。
其實,與其說分享一下國學的所謂經(jīng)驗,倒不如說是就這個命題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淺見。一則中國國學實在是博大精深,自己實在所知有限得緊,用分享一詞真的十分惶恐。二來在國學教育方面已有眾多專家學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及方法,自己只不過是按照這些大伽所教的依葫蘆畫個瓢,而且這個瓢還差得很遠。這是內心話,真心話。
不過既然不得不說,又不敢亂說,那就姑妄說說,權且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陋知吧!
一.為什么要學?
這個“為什么”其實也很有意思。真正的為什么要讓孩子學點國學已有專家回答了,我就不再贅述了。就我個人來說,遠沒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高大志向繼而培養(yǎng)或者期望孩子滿腹經(jīng)綸,經(jīng)世濟世之才,但是畢竟作為一個中國人或多或少總是有那么一點點的家國情懷,俗語說“十人九儒”嘛。事實上,正是因為自己覺得國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同時國學又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影響我們,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 荔林小學的校訓不就有老子說的“上善若水“嗎?2班的黑板上好像也有”博學,慎思“一語,: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則省掉一字就被中山先生當成了中大的校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也來自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語,復旦大學的校名及校訓更是要么來自尚書,要么來自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等等等,所以,個人認為所謂國學,它就如同空氣一樣重要而平常,早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讓孩子學國學的個人原因。那就是,自己喜歡,所以為什么不呢,加上自己對其他東西知之不多,也無法引導孩子,所以教育孩子也就只能從這開始了。
二 .要學什么?
這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其實,所謂國學命題太廣太泛,諸子百家各種流派,大學小學經(jīng)學文學各種分支,唐詩宋詞元曲漢賦各種文章,不一而足,都是國學啊。沒有抓手,從何學起? 但畢竟,對于國人來說,無外三教九流一說,而其中,儒道兩家又是必須。所謂入世者儒,出世者道(佛),儒者人之需也,道者,路之首也。所以,就先從《老子道德經(jīng)》一書入門吧,這個即方便背誦,讀起來又不那么拗口同時啟蒙一些哲學的東西。四書五經(jīng)又是國學重中之重儒說經(jīng)典,感覺也是一個標準配置。不是說“為有源頭活水來嘛,儒家的來源最直接的莫過于孔老夫子說過的話,所以論語吧。不過這些東西,經(jīng)書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無異于天書,完全是不知所云。同時覺得一個更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美學奍成文學也是必不可少,詩經(jīng)雖然好,但是自己卻無法引導。還是大眾化的唐詩小孩容易理解,也瑯瑯上口。同時個人以為,詩歌可以作為發(fā)蒙材料,認一點字,對于漢語韻律之美都多少有一定的正能量作用的。所以,這就是個人的選擇,老子,論語,唐詩,當然學點三百千之類的也是很好的。(胡適,錢穆,錢鐘書,梁啟超,魯迅,朱自清,顧詰剛等等先賢大家推薦的國學書目錄,如果大家有興趣可自行度娘,其見解自然遠勝于我于此絮叨)
三.要怎么學?
其實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以為,可以套用一句話,如何學這個問題就是執(zhí)行力的問題。所謂“關鍵在于執(zhí)行,細節(jié)決定成敗”,學習也應該大致上是一個道理。其一,條條道路都通羅馬,法無定法,其實都可以的。其二就是 羅馬不是一天修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只有厚積方能薄發(fā)。簡而言之,就這兩條,確定方向目標然后以一貫之。堅持,勤奮就是不二法門。其實,論語,老子,荀子(勸學)等經(jīng)典里面就有非常多的關于學習的論述。個人認為是很好的,只不過,知易行難,道理也許人人都懂,但曲解一下孔夫子的一句話,學而時習之(學到了而且要實踐它)卻是很難的。但是,只要做到了,就應該能夠體會學習的快樂的了。有句心靈雞湯說,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對于國學好像也是適用的,具體方法就不講了,個人以為先簡單化后重復化,國學的學習應不會令我們望而止步的。
順便插一句,個人認為學習不是快樂的,至少開始的時候是快樂不起來的,但是學習終歸是快樂的。我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可以的話,先讓孩子成為知之者,繼而成為好之者,繼而成為樂之者。如果解決了“如何成為”這一問題,與孩子的共同學習過程將是一段令人愉悅的旅程吧。
有機會能夠有大家共勉,是我莫大的榮幸,再次謝謝肖老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