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話說端午國旗下講話稿 第2篇端午國旗下講話稿
第1篇 話說端午國旗下講話稿
話說端午國旗下講話稿
老師們、同學們:
屈原是我國戰(zhàn)國末期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國旗下講話稿:話說端午。他的作品《離騷》《九歌》《九章》《天問》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
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的政治家,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他的治國主張得不到楚懷王的信任。后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屈原滿懷報國之志卻無處施展抱負,最后郁悶難當,于農歷五月初五那天,跳汨羅江自盡。
他的.自盡,激發(fā)了楚國上下的一片哀怨,人們紛紛劃著龍舟到汨羅江尋找打撈屈原的尸體,很多人擔心屈原被河里的魚蝦吃掉,紛紛把家里的糯米和糕點做成粽子包裹起來,丟到河里喂魚,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包粽子,煮雞蛋,蒸糕點,還要在家門口放置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這些習俗的來歷都傳承了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遺風,為了就是緬懷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在《離騷》中寫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為激勵一代代人上下求索,奮斗不息的座右銘。我們少年兒童要學習屈大夫的愛國情懷,矢志報國,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為人民做自己應有的貢獻。希望更多的同學們加入到愛國的行列。
當然,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在愛國的行列里,干不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涓滴可以匯成江海,小舉能夠成就大愛,只有我們每個人心存善念,胸懷報國之志,就可以在學生時代彰顯自己的報國情懷,讀好書,立好志,為祖國燦爛的明天,譜寫最絢麗的華章。
第2篇 端午國旗下講話稿
端午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端午國旗下講話稿1
尊敬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同學們,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今年的端午節(jié)是6月6日,也就是本周四。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傳說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fā)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jié)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fā)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今年的端午節(jié)放假為#,也就是本周四五六,周日正常上課,上周五課務。在放假期間請同學們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最近流感比較嚴重,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端午國旗下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四(2)班的陳薈羽,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再過幾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開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現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節(jié)日呢?
第一,端午是紀念詩人的節(jié)日,是愛國的節(jié)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入汨羅江之后。人們自發(fā)的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萬舟齊發(fā),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現在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jié)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jié)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jié)是講究衛(wèi)生的節(jié)日。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漸增多,是傳染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我們江南地區(qū)也將進入悶熱、多雨、潮濕的梅雨季節(jié)。為了避免疾病的發(fā)生,人們在端午節(jié)前后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趕蚊子蒼蠅、蟲子螞蟻、凈化空氣,后來又加上了石榴花、大蒜和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端”。 端午這一天成年人要喝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要佩戴
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樣來看,端午節(jié)是中國最早的“衛(wèi)生防疫節(jié)”。
第三,端午節(jié)是體育節(jié),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它不僅要有體力、耐力,而且還要團結協(xié)作、機智靈活,更要熟悉水性。這些都是長期鍛煉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端午龍舟競賽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賽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端午是美食節(jié),因為我們要吃粽子。古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上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筒粽”等等。
現在,端午節(jié)被列入國家法定的節(jié)假日,也正在向聯(lián)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體現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
每過一次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內心力一次加強和洗禮。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底的紅火起來。
端午國旗下講話稿3
屈原是我國戰(zhàn)國末期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的作品《離騷》《九歌》《九章》《天問》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
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的政治家,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他的治國主張得不到楚懷王的信任。后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屈原滿懷報國之志卻無處施展抱負,最后郁悶難當,于農歷五月初五那天,跳汨羅江自盡。
他的自盡,激發(fā)了楚國上下的一片哀怨,人們紛紛劃著龍舟到汨羅江尋找打撈屈原的尸體,很多人擔心屈原被河里的魚蝦吃掉,紛紛把家里的糯米和糕點做成粽子包裹起來,丟到河里喂魚,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包粽子,煮雞蛋,蒸糕點,還要在家門口放置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這些習俗的來歷都傳承了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遺風,為了就是緬懷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在《離騷》中寫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為激勵一代代人上下求索,奮斗不息的座右銘。我們少年兒童要學習屈大夫的愛國情懷,矢志報國,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為人民做自己應有的貢獻。希望更多的同學們加入到愛國的行列。當然,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在愛國的行列里,干不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涓滴可以匯成江海,小舉能夠成就大愛,只有我們每個人心存善念,胸懷報國之志,就可以在學生時代彰顯自己的報國情懷,讀好書,立好志,為祖國燦爛的明天,譜寫最絢麗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