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初中部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
20__年__月22日,即當周周四下午3:00—__:30,__,__,___,__,___,____一行五人代表__師范大學文學院“詩教文化與中小學古詩詞語文教育研究”課題組走訪了__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這次走訪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及負責初一初二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針對學生的調查主要是發(fā)放此前設置好的調查問卷;針對教師的調查內容主要是訪談。下面將從兩個方面對這次的走訪調研做一個總結,即“古詩詞的吟誦教學”和“附中初中部古詩詞教學的綜合面貌”。
一、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吟誦方面的基本現(xiàn)狀及其相關(__師大附中):
(此部分由陳__、楊__完成)
通過對學生所填問卷的初步統(tǒng)計和對教師的訪談,我們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階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個初中階段,因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時間用到了準備中考上,教學方面的時間留的不是很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利用以下手段進行古詩詞的吟誦教學:
首先是教師自己根據詩意和詩歌的節(jié)奏給學生進行示范性的朗讀;其次是,教師會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些名師朗讀的錄音和一些結合古詩詞意境所設置的視頻、flash、幻燈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憑借這兩種手段進行古詩詞的吟誦教學。這樣的現(xiàn)狀表明,即就是像師大附中這樣的軟硬件設施都屬于一流的名校,他們目前針對古詩詞的吟誦教學僅僅只是涉及到了“誦”這一個方面,即我們所說的“朗誦”,換句話說,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讀而已。在師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古詩詞要“朗讀過關”的,顯然,這也是一種實質意義上的重視。
我們知道,“古詩詞吟誦”決不僅僅是誦讀詩詞,他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古典詩詞鑒賞方法之一。“吟誦”其實是包含了兩層意思的,一是“誦讀、朗誦”;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態(tài))”,即就是像古音樂那樣把古詩詞演唱出來。針對這個理論方面的問題,我們從師大附中語文教師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況。語文組備課組長a老師說:如果現(xiàn)在要對古詩詞進行那種嚴格意義上的“吟誦”教學的話,是個好事,很多教師和大多數學生也會對此極感興趣的,但這個做法就目前來說只能局限在“興趣的范圍之內”,而從根本上來說沒有大范圍推廣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師講到:一方面是因為原汁原味的古詩詞吟誦文化已經基本失傳,現(xiàn)在僅見的幾家吟誦方法和理論體系只是冰山之一角,況且各持一套,沒有規(guī)范性,這樣就基本上決定了目前還沒有關于古詩詞吟唱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在當今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中,已經沒有那種所謂的話語環(huán)境了(一個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這個東西無法存在于正常的“齊步走”課堂教學中(此可思索處),如果當作一種興趣愛好型的輔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歡迎的,只要你的東西做得好,有人感興趣,畢竟這個東西是個新鮮的“玩意兒(意味深長)”。
可見(仔細琢磨),盡管很有一定的困難,我們還是不能對“古詩詞”的吟誦研究抱以灰心的態(tài)度。事實上,作為一種興趣性的研究,這個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個設想的話那就是:把可吟誦的古詩詞配樂配譜吟唱出來,制作成多媒體軟件材料,帶進學生的課堂,作為正常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和一項可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輔助資源和材料,這應該是很現(xiàn)實的。好東西總是會有人來買的。
考慮到目前課題組的工作現(xiàn)狀,我們應該鼓足勇氣,放手一搏,吟誦團要繼續(xù)做強做大,爭取讓人們承認它的價值,最終將古詩詞的吟誦帶進課堂,為目下的語文教育添枝加葉。
二、“與師大附中語文組教師的訪談”文字記錄(以窺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為目的):
(以“課題組”和“附中教師”為說話人)
課題組:目前學校用的古詩詞教學文本是?
教 師:現(xiàn)在主要用的是在孫立權老師《中學生古典詩詞__00首》框架下修訂的“古典詩詞三百首”,另成一冊,取名曰《高山流水》,這是附中的 “校本教材”,是根據原來的五百首結合教學中的具體情況編定的,有專門的一個古詩詞三百首編寫小組,這個作為學生古詩詞的教學的輔助文本,類似于“在教師督促指導下的學生自學”,而原則上的講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為主。
課題組:這樣做的效果如何?
教 師: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誦,在畢業(yè)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較好的學生能夠記背的更多。這個校本教材所有學生都是人手一本。
課題組:我們現(xiàn)在有個關于“古詩教”的課題,就是先秦孔子那個“詩教”……
教 師:(對另一個老師講)他們說的是“古詩教”,不是詩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滿臉疑惑:是不是弄錯了,會錯意了)……
課題組:(解釋)不是不是,“古詩教”只是一個“源頭理論”,現(xiàn)在我們談的仍然是“古詩詞教學或者說教育”。
教 師:哦!我們的學生(含高中)是在背完了__00首的前提下走進高考考場的。初中階段所背誦的一般是比較實用的三百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內容不長,也不難理解……(言外之意他們的學生語文文化修養(yǎng)肯定高于一般學校的學生,而且這樣做對學生來說很實用)。
課題組:那么學生這樣學完了之后的實際效用會是?
教 師:我們的要求是,對這些古詩詞,要求學生“朗讀過關”、“背誦默寫過關”、“解析(讀)過關”、“鑒賞過關”。這所有的要求之間并沒有一般人所想的那樣有輕重主次之分,比如朗讀就隨便意思一下等等,而是全都同等重要、同等對待。所以學生實際得到的收益因該是挺多的,考試就不用說了,平時還會舉行一些詩歌朗誦會、校園文化活動,這些對學生來說是鍛煉的機會,而所學的古詩詞方面的知識又是他們得以參加這些活動的一個重要資源。甚至有部分學生嘗試寫詩,投出去發(fā)表等等。
課題組:我們花這么大的氣力進行古詩詞教學教育的基本目標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實在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但是問得也很現(xiàn)實,了解一下我們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教 師:考試的時候只考三四十首,所以我們很明確的講,這完全是為了學生的語文綜合修養(yǎng)而進行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當然學生的語文成績本身也會潛移默化的得到提升。(這應該能看出:當前的教育如果可能,盡量從大出著手,這樣可以避免培養(yǎng)出一些瘸腿的后代,而只針對那些特定單一的目標的教育方式正好是弄巧成拙的)。
課題組:能講一些教學過程中具體的做法么?
教 師:例如,在教材上(指的是語文大本教材)如果有專門的贈別詩的話,在講授的時候,老師會結合這首詩歌把其他的贈別詩列出來讓學生注意積累,這樣對學生進行詩歌題材分類的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主題等相關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另外的,如思鄉(xiāng)詩、詠史詩、詠物詩等等,都可按這樣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習。我們一般是在每周的周六,只要有時間就會進行這樣的教學活動。在必講的主要古詩詞的引導下,去拓展,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課題組:還有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是怎樣一步一步解決的?
教 師:比如杜甫的詩,一般的學生都認為比較難,理解起來有些費勁,所以教師一般是結合杜甫的生平來講解的。杜甫在那年的那月具體做了些什么事情,之后有感而發(fā)作了一首詩,就是現(xiàn)在你們(指學生)看到的這首詩,用來抒發(fā)他的特定的感想;杜甫在這時候創(chuàng)作這類風格的詩歌,在那個時候創(chuàng)作那樣風格的詩歌等等,這樣,學生就會恍然大悟,還能加深印象。在語境的還原中讓學生懂得詩意和詩人的感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運用詩歌。學以致用,這是很好的目的。
課題組:除此之外是否會用多媒體幫助講解古詩詞呢?
教 師:那肯定是的,現(xiàn)在的教學,幾乎每堂課都要用到多媒體,如我們可以給學生放一些結合詩意所配置的音樂、視頻等等,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等等。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們感興趣了,這方面的技能提高了,我們每學期還會舉行詩歌朗誦會。
課題組:怎樣考查、評價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呢?
教 師:我們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次專門的抽查,我們叫做“詩歌點背制”,會在班級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抽背考查,做出評價,用以督促。
課題組:那么咱們學校這樣做,對長春市其他學校有沒有什么影響?
教 師:他們現(xiàn)在也在借鑒性的、試驗著做,盡管他們具體的教學目標可能和我們有點差別,比如他們增加古詩詞的教學力度或許只是為了在中考、高考中,學生的作文更有文采,語言更加精彩等等,但基本模式還是借鑒的這一套。但咱們附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以量為積累,增加感覺,古人不就是在童年的時候背誦了大量的古文來為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應考做基奠的么?
課題組: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對于“古詩詞吟誦”的具體要求是?
教 師:我們也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古詩詞的誦讀,比如像古人那樣,涉入到一種意境當中,沉靜其中、在優(yōu)美的旋律當中、優(yōu)美的節(jié)奏當中,去模仿、去感受去表現(xiàn)那種意境,加深理解,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或許是因為學業(yè)負擔比較重的緣由,咱們要求的和學生實際做的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課題組:現(xiàn)在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反映如何?
教 師: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很煩躁,因為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的學生不僅僅在學校要學習,而且還報了很多班,老師和家長又對他們有很多很多的要求,所以他們很忙亂,產生反感是肯定的,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會理出規(guī)律來,漸漸就會得心應手(師大附中的孩子)。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所周知,是很不錯的。
課題組:咱們學校有沒有文學社?學生有沒有自己嘗試著作詩的?
教 師:有個“一鳴文學社”。我教的一個普通班里的一個孩子現(xiàn)在已經作了很多詩歌(古的、今的),比如前一段時間陳曉旭死了,他(她)就針對此事寫了一首詩……還發(fā)表了一些,